日本人的资源观: 没有无用的东西

发布时间:2005-03-09
点赞数:0
阅读量: 8598
  应日本九州山口经济联合会的邀请,记者于2月下旬对日本九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访问期间,记者参观了日本丰田公司在九州的一家年产22万辆越野车的组装厂,日本工业陶瓷株式会社鹿儿岛分厂,九州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这些大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着当今日本的国家竞争力,其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包括花园般的绿色厂区,都让记者感叹不已。但说实在的,以一个中国人对日本经济实力和日本产品的大致了解,这些似乎又都在预料之中。   真正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北九州市亲身感受日本的循环经济。   没有无用的东西   北九州市循环经济生态城举世闻名,不包括当地中小学生,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万人来此参观和寻求合作。这是一个集中了很多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再生新产品企业的工业开发区,这里除了人们通常知道的纸张、塑料、木材、玻璃、金属等回收再生的产品外,更有许多独有技术的再生产品。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展示大厅里,记者不无惊讶地看到,饭店和餐馆用过的颜色浑浊的烹饪用油,回收后竟能再生出洁净的可食用油;用过的或废弃的黏稠发黑的工业机油,回收后可再生出清澈透亮的成品油;还有用普通的塑料饮料瓶子再生出的衬衫、领带、文具等等,还有许多记者看不懂的工业和化学材料的回收再生产品。而一些没有重新利用价值、量又很小的材料,干脆就加工成色彩斑斓的晶体石块作为纪念品出售。   北九州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号称“零排放”工业区。据开发区人士介绍,其运作模式很简单:在开发区内有一个巨大的多功能的处理中心,又称核心焚烧炉,不同企业在回收、拆卸、再生新产品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和新的废弃物一律输送到该中心焚烧、融化,烧结。焚烧的过程同时发电,开发区内的企业用的就是这种再生电力。而融化和烧结后的再生产品五花八门———有各类建材,有拦洪填料,还有起重机械用的压重材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同的工厂在拆卸、粉碎回收产品(包括办公设备、汽车、电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颗粒都通过特殊装置严格回收,直接送往核心焚烧炉。   单台报废汽车再生率:99%   开发区安排记者参观了一个报废轿车的回收处理工厂。工厂的规模并不大,员工仅有24人,生产线也简单得仅有天车、电动切割工具和液压挤压机。可一辆轿车在这里的回收利用率却高达99%!   从第一道回收、拆卸工序开始,每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日本2004年汽车回收环保法的要求:首先回收的是轿车的空调系统中的氟利昂、安全气囊中的引爆物质,以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其后的所有拆卸件都物有所值———发动机内残存的机油可回收再生新的润滑油,混有纤维材料的安全玻璃粉碎后可用来做筑路材料;电路部分粉碎后放置水中先将塑料和金属分离,然后再用其他方法分离不同金属;轮胎和工程塑料部分更是现成的好原料;各类大小部件,只要完好无损或磨损程度不妨碍使用,则清洗干净,分类进库,然后销往轿车修理厂,据说生意好得很,甚至远销东南亚。等到所有的非金属件拆卸完毕,再将发动机拆离车身,送到高温炉融化;最后剩下车身,经过一个液压挤压装置,被压缩成一个接近1米见方的金属方块,看上去像块北京的起酥糕点。整个过程45分钟,日处理能力最高时可达100台。   看完整个过程,同行的记者无不惊呼,日本人完全可以用再生原材料生产一辆新车。而这样的轿车拆卸工厂简直就是在做无本生意,不仅如此,因为是环保企业,它们还拿着政府补贴!   根据开发区提供的资料和现场人员的介绍,日本的循环经济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日本人的经济理念和领先的技术。“我们没有充足的资源,更没有堆放或填埋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多余场所,所以我们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粗放。日本的教育、法律、技术研发都十分重视循环经济”。我们此行的英文翻译山下由起子小姐这样对记者说。按照政府规定,开发区每周都有固定时间接待当地和外地的中小学生,以强化日本人独特的资源观。   环境、资源和人均寿命   日本人倒也不隐瞒北九州市曾经有过的黯淡的一页。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经是日本工业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当时的海湾已成连细菌都不生长的死海,天空弥漫着浓浓的烟云,当地很多居民因工厂的汞排放物患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和企业走到了一起,达成了“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共识,由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企业大量投资研发环保再生技术,北九州市终于成为日本的循环经济典范。现在的北九州市的天空湛蓝如洗,工业内无任何异味,海湾回游的鱼类有100多种,均可生食。   目前日本有着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废弃物品回收法和生活垃圾分类法。据记者多方访谈,了解到日本的大件消费品如汽车、空调、冰箱、电视机等,不能使用的必须交由专门的回收公司处理,并且要收费,一台报废空调的收费大概在2000日元左右,一台报废汽车的收费则要看车型和排量来定,有的收费太高,日本人宁肯送给外国留学生,很多日本人不要的车在中国人看来还是好车呢。饭店和餐馆的食用油的煎、炸次数都有严格规定,用后也必须交由专门的回收公司处理。另外,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箱比任何国家的都多,不仅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纸张和其他混合垃圾要分开,扔掉一只空烟盒都要将外包装和内层的锡纸分开。   日本人均寿命世界第一,许多研究认为是日本人的食物结构中富含海产品中才有的硒元素所致。当记者与日方人员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说这只是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力图减少环境污染。日本人的癌症发病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是有效地控制住了工业排放物。   参观完毕,记者总在想一个问题,在“日本制造”或是日本品牌的产品中,循环利用的原材料究竟达到什么程度?这恐怕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高度发达的循环经济无疑会降低其工业生产的原料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长期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记者以为,这种独特的资源观以及将其变为现实的能力,是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曾想,一个在发展中国家叫得很响的“可持续发展”的口号,竟在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悄然实现着。   ■编后语   对中国来说,我们应该从日本的循环经济中获取什么启示?   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包括人口问题,我们恐怕再也不敢讲“地大物博”了。“按人均占有率计算,我们在很多资源上未必比得上日本”,———这是一个经过论证的严峻事实。然而,同日本人相比,我们迄今似乎缺乏一种深刻的、源自国民整体的危机感。这也许是我们与日本的主要精神差距所在。此其一。   其二,在中国连年高速增长的GDP背后,我们耗费了多少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每年排放多少“三废”物质?排放多少生活垃圾?这其中有多少可再生资源?假如分别给出统计数字,相信一定都是世界第一,我们大概就会得出结论:日本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们恐怕“支付”不起。   其三,国内经常有关于循环经济的报道,但有很多是违法的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如北京某星级饭店向地沟里排放烹调用油,民工回收后再卖给街头炸油条的,最后人被熏死在地沟里。所以在中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首先应是政府职能和相关法律的到位。   其四,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热衷于外资和GDP“双增长”,这是经济体制使然。然而,循环经济本身也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要政府有远见,政策得当,以中国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的供应量,无论外资还是内资企业都会有钱赚的。 国际商报 记者 武跃
点赞0
本期话题:经济
评论
业务联系/技术支持
公司名称:广东金蜘蛛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38861363 38861343
电子邮箱:info@jzzfastener.com
QQ:1767548327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法律声明: 本网站中的厂商资料,供货、需求、合作、企业新闻等信息由本网站的注册会员发布,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由各个发布信息的注册会员负责。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210752号丨备案号:粤ICP备090297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1662号
技术支持:广东金蜘蛛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Golden Spider Network Co., Ltd.